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名言:太阳每天都是新的。既表达了对生活的希望,也蕴含了人类对于太阳的敬畏。从远古时代起,许多民族就将太阳奉为神灵,南美秘鲁的印加人,就是其中之一。
安第斯山脉孕育了秘鲁的印加人,他们自称是“太阳的子孙”。在印加人的世界里,太阳并不仅仅是赋予了光和热,更是印加文明中独一无二的符号。印加人和太阳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多年前,随着时代更迭,岁月变迁,印加人和太阳的缘分逐渐加深,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出更多的故事。
说是“书写”,其实印加人没有文字,他们只发明了一种名为“奇普(Khipus)”的“结绳记事”的方式,绝大多数只能口口相传。在他们的传说里,大约在公元年,太阳神派了4男4女下凡,长兄曼科·卡帕克(MancoCápac)是第一代印加帝王,被后世尊称为“萨帕·印加(SapaInca)”,意为“独一无二的君王”,“太阳之子”。从那时起,印加人就将太阳神奉为最高神明,认为他普度众生,四季轮回的生活都来自太阳神的赏赐。生活在高原的印加人每年开始耕种前,都要举行一年中最重大的祭祀仪式,祈求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光祭祀仪式还不够,几乎每一座印加城池都要修建一座“太阳神殿”供奉神灵。
奇普
马丘比丘无疑是印加文明留给世界最著名的遗迹,尽管它的作用一直众说纷纭,目前史学家更倾向于它是印加贵族休养的场所。景区里不仅有每天迎接第一缕阳光的“太阳门(SunGate)”、夏至和冬至可以射入阳光的“太阳神庙(TempleoftheSun)”,制高点还立有一块“揽日石(Intihuatana)”,在古印加语中意为“抓住太阳”,是印加人的日晷,根据阴影来判断时间、季节,进行农耕和其他生产活动。
太阳神庙
而在印加文明的中心库斯科(Cusco),更将对太阳的崇拜表达到了极致。其实我个人真的对马丘比丘感觉很一般,不仅每天限制入内人数,秘鲁多多少少有点把马丘比丘当成了“摇钱树”,前往马丘比丘的火车单程就要几十美元,门票本地人和外国游客更是天壤之别。没辙,谁让人家位列“世界第八大奇迹”呢。很多旅行者都仅仅把库斯科当作是前往马丘比丘的中转站,其实这座海拔米的古城,曾是印加帝国的政治、文化和宗教中心。我更喜欢库斯科,这里群山环绕,草木葱郁,气候凉爽。每一块砖石里似乎都藏着一个故事。尤其是离开的那天,在城外山坡上遥望古城,黑云压城城欲摧,那种与生俱来的帝王之气扑面而来。年,库斯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
传说印加人下凡时候找到一块风水宝地建起了库斯科,称其为“宇宙的中心”。南美盛产黄金,印加人相信金子就是太阳神的汗水,还建起内外镶满黄金的“太阳神殿(MuseodeSitioQorikancha)”献给神灵。
太阳神殿被认为是现今库斯科最雄伟的印加遗迹,是印加最伟大的第9代帝王帕查库提(Pachacuti)在位时所修建。除去供奉太阳神因蒂(Inti)外,也供奉月亮、大地、海洋、雷电等神灵,更担负着天文观测的作用。神殿内外裹满了无数货真价实的黄金,庭院里矗立着闪闪发光的黄金雕像,七位君王的木乃伊也安葬于神殿内。
人类历史的任何一个朝代不可能千秋万代,印加帝国也是一样。年,印加帝国第13代君王阿塔瓦尔帕刚从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手里夺取了王位,屁股还没坐热,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.皮萨罗(FranciscoPizarro,-年)如同苍蝇嗅到了腐肉,带着人的“旅游团”来到今天秘鲁西北部的卡哈马卡(Cajamarca),要求和印加帝王见面。皮萨罗肩负着“传道受业解惑”的重任,借口阿塔瓦尔帕污蔑《圣经》,活捉了国王,要求把黄金装满一间长22英尺、宽17英尺、高8英尺的房间才能放人。印加帝国就发动全民拆黄金,据考证印加人交给皮萨罗的黄金相当于2万美元!结果皮萨罗拿到黄金就撕票了,淳朴的印加人不仅没能救自己的国王,库斯科也被并入了殖民总督管辖区,皮萨罗建起利马,成了秘鲁新的首都。
皮萨罗
阿塔瓦尔帕
西班牙人来到太阳神殿前的时候,神殿外墙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,他们称这是“难以置信的美丽”。殖民者不仅掠夺走了金银财富,也摧毁了印加帝国灿烂辉煌的文明,昔日耀眼的神殿如今只剩石墙。但可喜的是,他们在原本神殿基础上建起了巴洛克风格的圣多明各大教堂(IglesiadeSantoDomingo),西式建筑和印加遗址的和谐共存,成了太阳神殿甚至是库斯科最大的魅力。
太阳神殿位于库斯科城武器广场东南方向,既然是印加帝国里最重要的祭祀场所,今天的太阳神殿在库斯科也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。所有库斯科套票在这里都不能使用,必须单独购票,票价15新索尔。站在雄伟的石墙面前,只能去想象曾经它金碧辉煌的模样。
教堂和神庙浑然一体,外表看上去风格迥异,界限分明。上面是西式教堂,下面阶梯形石墙还是原来的印加石。
圣多明各教堂的入口在另外一侧,内部与西班牙传统教堂别无二样
入内后先看到的是开阔的四方形庭院,这里曾是印加人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,春播、秋收等重要日期都在此举行仪式,内部曾因摆满黄金雕像被称为“金色庭院”。天主教堂里很少有这种方形的庭院,看来改建时还是迁就了原有布局。当然也可能是西班牙人自知怎么改也无法逾越原来的构造。四周环绕西班牙式拱廊,庭院中央有一口井,是印加传说中开国皇帝选择都城时,插下黄金手杖的地方。印加人称其为“世界的肚脐”。
在印加人的眼中,石头是仅次于太阳的神物,虽然没有文字,但印加人却在建筑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。他们仅借建筑师做出的模型,口头把设计方案传递给工人,就能开山凿石,大批劳动力手推肩拉,把圆木垫在石块下运到工地。没有金属工具打磨石料,就用小鹅卵石在石料上凿出嵌合之处,如同中国古建筑中的“榫卯”结构一样对接咬合,一块块切割平整的几十吨大石如同拼图一般堆叠起来,不需要灰浆黏合就能严丝合缝。石块虽然形状大小不一,但近乎完美的接合连一张纸片都无法塞入!真是让现代人都自叹不如的工艺!
太阳神殿就是印加石质建筑登峰造极的产物,内部庭院是两层回廊,一楼一侧是经过修复的两个小厅——彩虹殿(TempleoftheRainbow)和闪光殿(TempleofLightning),用于祭祀时摆放物品。
游客可以走进房间内,感受印加人巧夺天工的建造工艺。石块的凸凹面精准的咬合在一起,高墙呈现下宽上窄的锥形,坚固程度超过了西班牙人后来建的所有建筑,也让这里生出一份别样的神秘气息。
庭院内部是两层楼的回廊,一楼墙壁上是天主教的艺术画作。殖民者的“中心思想”就是要把异域宗教圣地改成基督教堂,毕竟统治的核心就是精神同化和宗教灭绝,灰暗的印加石块建筑与华丽的油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走上楼梯来到二楼,这里通往外面的露台,地基与房屋部分泾渭分明。站在露台上,不仅可以远眺周围的群山和民居,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印加帝国时期的墙基。长满绿草的部分,也是神殿遗留下来的废墟,中央曾是印加人建造的喷泉。
二楼回廊今天作为现代艺术的临时展览地,高耸的钟楼就是圣多明各教堂。、和年曾发生了三次大地震,教堂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,紧密相扣的印加石墙却从容挺立。
印加人每年还要定期举办重要的祭祀活动来感谢太阳神的恩泽,就创造出一个太阳神的专属节日——太阳节(IntiRaymi)。
相传太阳节是在年由第9代帝王帕查库提创造的,选择在南半球的冬至这一天(大约为6月24日)。这一天太阳离地球最远,人们聚集在库斯科,祈求太阳早日回归。提前三天就要禁食,最后在狂饮印加啤酒的高潮中结束,还要宰杀羊驼甚至用儿童献祭,祈求丰收。年,殖民者认为太阳节违背了天主教的信仰,强行禁止了这一持续一百多年的节日。直到年,政府和教会批准了这一节日重办,盛大的庆典回归了印加人的土地。一场全民盛会,让失落的文明重生,许多秘鲁人都从各地风尘仆仆赶到库斯科,欢呼、跳跃,曾经的王朝在这一时刻从沉睡中苏醒,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庆典持续9天,主活动在6月24日全天进行,早上8点从太阳神殿开始,皇室成员在这里向太阳和大地献上祭品;上午10点,国王在武器广场(PlazadeArmas)向子民们传递神的祝福;中午12点在距离老城2.5公里的萨克萨瓦曼(Saqsaywaman)举行最盛大的仪式,国王虔诚地祭拜太阳神,并在祭司点燃的圣火前发表新一年的贺词。
武器广场
萨克萨瓦曼
殖民者们摧毁了令人骄傲的帝国,如今断壁残垣诉说着曾经的辉煌。秘鲁随处可见印加人“太阳崇拜”的痕迹,他们相信金子是太阳的汗水,银子是月亮的眼泪,八百年的时光转瞬即逝,印加人留下的金银器璀璨依旧,诉说着昔日帝国的盛景。对太阳的敬仰早已融入了印加人的生命,那是他们对“太阳后裔”身份的宣称。太阳每天都会升起,印加人也一如既往地延续着灿烂的文明。
====================
环球旅游达人,旅行体验师、自由撰稿人、嘉宾主持。已只身旅行过五大洲近50个国家,余座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