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大量出现的复刻产品,成了酒企实现市场占位和品牌传播的奇招。不过,为何复刻产品普遍侧重在包装设计、场景营销等外在元素,极少有企业按照传统酿造方式,从内在的酒质层面推出复刻产品?
“传统方式酿造的酒虽然品质好,但成本高,价格贵。在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上,让大家相信这是坚守传统、坚守纯粮酿造、坚守品质的好酒,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。”原泸州老窖生产部部长、酿酒大师吴景桂向京东工匠馆表示。
年泸州老窖领导合影,左一为吴景桂吴景桂担忧,在工业化越来越快的今天,如果不坚守传统、坚守品质,一些健康、传统的酿造技术可能要消失,以后大家再也喝不到那种传统的味道。
吴景桂给京东工匠馆题词见证泸州老窖发展壮大
吴景桂成为一名酿酒人,是在他当知青回城的年。那时候他才23岁,他被招进泸州老窖罗汉车间烤酒。
他所在的罗汉车间,正是朱德在年视察的地方,当时,朱老总与一位双手满是酒糟的工人握了手,还在酒甑旁边喝了三杯老窖大曲,喝完后连说“好酒,好酒”。
吴景桂刚去罗汉车间时,60多个工人的规模,已经是泸州老窖规模最大的车间,因为那时候,整个泸州老窖加上包装、搬运、后勤等所有人,一共也才四五百人,一般规模较小的车间只有30人。
与此同时,当时的泸州老窖,真正名字叫四川省泸州曲酒厂,这是年更名后的叫法。后来,泸州曲酒厂将厂名和品牌名合二为一,成为人所共知的泸州老窖,那已经是年的事情,而泸州老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,那已是年,这时候,吴景桂已经从一个车间烤酒工人,成了泸州老窖的生产部长。
泸州老窖上市后准备买股票的群众实际上,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泸州老窖整体规模小,是有历史原因的。
在过去许多年里,由于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,泸州老窖等酒企,只能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来进行生产,产品的销售则由上级单位糖酒专卖公司负责。
“在糖酒公司下面,当时泸州老窖的行政级别连县团都达不到,企业并未得到足够重视。”吴景桂后来回忆说。
酒厂的行政地位低,经济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。比方说吧,泸州老窖要买个吉普车,都需要找市长审批,最终公司从天津部队中带回来一辆吉普车,因为种种缘故,车子后来差点被收回去。
泸州曲酒厂生产的绿豆大曲。早期泸州老窖的总部,是由一些破烂的厂房组成,工人们的寝室可以用“家徒四壁”来形容,甚至连那些木头、石头做成的墙壁,都不是完整的。在工人寝室里,仅有的两张床,那都是工人们自己带的,至于桌子、凳子,那都是工人们自己想办法找木匠做的。
相比之下,那时候泸州的氮肥厂,员工宿舍里不仅提供了床,而且,椅子、台灯、小镜子都成了他们的生活标配。
上世纪七十年代泸州曲酒厂的特曲酒瓶。对泸州老窖的工人们而言,实现氮肥厂这样的生活标配,那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了。
八十年代,随着计划性政策逐年减少,企业自行销售的产品越来越多,并且企业从单纯的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,经济条件逐渐改善。
“可以说,泸州老窖的发展史,是从我们这一代人一手一脚发展起来的。”吴景桂向京东工匠馆说。
条件艰苦,但酿酒绝不含糊
早期由于条件有限,泸州老窖的酿酒设备和工艺依然以传统方式为主。
以制曲为例,制曲厂房最早是茅草屋,后来变成平房瓦屋,工艺上,以前是以电动机拉石磨粉碎粮食,然后在一口大铁锅里加水,人工拌和,最后以木料做成长方形模具,人工用脚踩制。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,早期只能在气温暖和的4到10月制曲。
直到年,泸州老窖修建了专门制曲的生态园,制曲工艺完全实现机器化,比如,将小麦用除杂机除去杂质,通过斗提式刮板机运输到润麦室,再以电动对辊磨粉碎小麦,自来水管加水搅笼拌和,通过延时输送机送入成型机压制成型,这样,可以实现全年制曲了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泸州老窖特曲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虽然酒厂条件艰苦,设备落后,但酿酒的工艺却绝不含糊。
以原料为例,吴景桂说,泸州老窖对原料把关很严,有专门的供销科负责供应粮食。泸州酿酒的传统原料是当地的糯红高粱,这种高粱皮薄红润,颗粒饱满,具有支链淀粉含量高、糯性好、角质率小、糊化后粘性好、不轻易老化等特点,非常适合酿酒。
在选择高粱时,泸州老窖一直以颗粒饱满、干净无杂质的本地高粱为原料,严格标准下,外地高粱和本地次等的高粱很难进入酒厂。并且,若是企业供销科供应的粮食质量不达标,车间工人有权向上级反应情况。
上世纪90年代的泸州老窖。在酿酒技术方面,吴景桂此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负责酿酒工艺,每天,他都会去车间里抓酒糟,看酒糟是否在手掌上自然散开,如果很难散开,就表明糠放少了,粮食发酵不起来。但如果糠多了,则会影响酒质。
吴景桂说,当抓起一把酒糟,用力拧一下,拧出来的水刚好浸满指缝,表明酒糟里的水量刚好合适,而如果水从指缝中滴下去,说明水太多了,若酒糟拧不出水,则表示水少了。在当时,车间里的酒糟加多少水,减多少水,都需要吴景桂来安排指导。
这样的经验,只有长期在一线烤酒,并且把握酿酒每一个环节的老工人才会知道。
同样,凭借这种经验酿出的酒,“喝下去会有陈味,能闻到糟香味,还有一种微苦的粮食味道,很有层次感。”吴景桂向京东工匠馆表示,人们喝这样的酒,脑袋很清醒,精神很好。
可以说,是吴景桂这一代酿酒人,开创了泸州老窖最风光的时代。直到现在,八十年代端庄典雅的泸州老窖老方瓶,精致奢华的国窖水晶瓶,成了一代人对好酒最直接的印象。
近日,吴景桂接受了京东工匠馆专访,以下为部分对话内容。
对话吴景桂
京东工匠馆:早期酿酒都用本地粮食,但后来酒的产量大幅增加,粮食问题怎么解决?
吴景桂:早期用本地粮食,但九十年代后期,泸州已经有几百家酒厂,大家到处都在收购高粱,本地高粱已经满足不了需求,因此只能保证营沟头的老窖不用外地高粱,其他车间逐渐接受了外地高粱。
京东工匠馆:北方的高粱,因为不是糯米高粱,粉碎时容易出现粉末,酿造过程中容易结块,这个问题泸州老窖碰到过吗?
吴景桂:其实这个问题可以根据机器来调整,粉碎高粱时粗一点,还是细一点,都可以设定,最后机器筛选一次,就可以把粉末去除掉。高粱带来的真正的问题是,本地糯高粱和外地的高粱结构不同,本地高粱酿出来的酒口感更柔和滋润,外地高粱生产的酒略带高粱的辛苦味,没有糯高粱的纯味。现在,酒企多用外地高粱了,说用的是本地高粱,那基本是在作秀。
京东工匠馆:现在农民都不种高粱了。
吴景桂:现在很多企业宣传用的是本地高粱,实际上都用外地的了。现在,可以通过技术处理,外地高粱也能酿出好酒,因为高粱在发酵以后,微生物生长,各种香味成分就覆盖了外地高粱的本味。
京东工匠馆:说到香,您如何看白酒的香和味呢?多年来,感觉白酒的香和味一直在变化。
吴景桂:现在人的口味在变,我们的酒也在逐步变化。以前的酒,真的是从老窖里出来的,那是爆香型,是最好的酒,打个嗝都是一股绵长悠远的香味。但现在人一喝到这样的浓香酒,就会怀疑是假酒,怀疑有添加剂。现在的人,要入口以后有香味就可以了,香味不能太浓,然后后味悠长就行了,打不打嗝,影响没那么大了。
京东工匠馆:从普通消费者角度来讲,浓香型的香比酱香足,但从味道来讲,酱香要比浓香复杂,您怎么看?
吴景桂:其实以前喝白酒的人中,有70%~80%是在喝浓香型白酒,后来酱香型白酒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,这方面,部队的影响很大,许多部队领导就喜欢酱香酒,喜欢那个陈味和酱味。
但其实,许多人喝不来茅台,也有许多人喝不来浓香型白酒,这就和炒菜一样,有人喜欢吃咸一点,有人喜欢淡一点,是个人喜好的问题。
京东工匠馆:感觉现在人的口味越来越淡了,酒的香味,也会是这样的趋势吗?
吴景桂:这么多年来,许多串酒的淡雅口感,已经让大家麻木了,因此,连浓香型白酒也开始慢慢变淡了。这样一来,你把各大牌子的浓香酒拿出来,都是一样的味道,没有个性。
实际上,过去的白酒,香味很舒服,很有个性,喝下去打嗝,一股很舒服的香味会飘出来。现在大家习惯吃这种淡雅风格的酒。
京东工匠馆:如果让您自己做一款酒,您想做成什么样子?
吴景桂:醇香浓郁,清冽甘畅,回味悠长,饮后余香,这才是真正的酒。
我要真真实实用粮食酿造,用优质的曲药和地地道道的老窖发酵六十天,以粮食酒调味,然后存储两三年。
尊重传统工艺,敬畏天地,这其实是好事,毕竟“青山为主人为客,退步原来是向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