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熵原创
作者丨徐云流
编辑丨伊页
年轻人爱不爱喝白酒,都无法阻挡整个白酒行业正在出现两极分化。
今年上半年,白酒类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增速,与去年同比整体呈现大幅减缓的趋势。而且,10家酒类流通企业的半年报也说明,酒类渠道端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大多没有佳绩,准确地说,是“普遍负增长”。
另一方面,头部酒企却强者恒强。有相关媒体梳理,“茅五洋汾泸”五强营收达到.45亿元,净利润为.31亿元,在19家上市公司中占比分别为约80%、89%。
“五强”本就意味着较高的市场地位,何况还有亮眼的“战报”彰显实力。以泸州老窖为例,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.64亿元,同比增长25.19%,实现归母净利润约55.32亿元,同比增长30.89%,怎么看都是一份喜人的成绩单。
可问题在于,市场竞争不进则退,尤其是曾位居行业第三的泸州老窖,对重现往日荣光更是念兹在兹,又怎么会甘愿守在第五的位置?
然而,行业的“残酷物语”是,泸州老窖一直想要“重回前三”,为此奋斗了七年之久,距离却越来越远,仿佛可望不可及的幻觉一般。
冲三失利,败退高端市场
早在年,泸州老窖走马上任的新帅刘淼,便喊出了“重回前三”的口号。
在第二年的年报中,泸州老窖明确提出,在“十三五”末回归行业前三甲的战略目标。为实现这个目标,管理层也“对公司的创新能力、品牌塑造、管理效率等方面的竞争力提出更高的要求”。
目标和要求逐渐厘清,接下来要看落地执行和结果反馈。
一项受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