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酒食新消费
文
首席酒评
四川泸州号称“中国酒城”,也是中国白酒金三角“支点性”产区,中国长江上游名酒带核心产区,中国唯一“浓酱双优超级产区”。
与贵州遵义/四川宜宾不同,四川泸州产区拥有“三核”/“三品”/“双中心特点”,使得四川泸州产区未来发展空间更大,扩张能力更强劲。
首先,浓香鼻祖泸州老窖。泸州老窖盘踞在四川泸州市市区,产能基地/周边配套等涵盖了泸州市纳溪区/江阳区/龙马潭区/泸县等,是泸州市市区板块白酒产区核心龙头型支柱,也是奠定四川泸州中国酒城战略基础。泸州老窖目前体量大约在亿区间,泸州老窖集团公司还有一些非酒产业,这些核心白酒与非白酒产业,构成了泸州产区重要的。基础性一极。
其次,酱香典范中国郎酒。四川郎酒位于四川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,也是四川省唯一酱香型白酒中国名酒品牌,拥有古蔺县二郎镇/古蔺县茅溪镇/泸州市龙马潭区三大酿酒基地,系泸州产区第二大中国名酒,也是横跨酱香、兼香、浓香三大香型白酒核心企业。
四川郎酒是泸州产区最活跃/最革命一支力量,年营收规模在亿+,未来十年则瞄准“千亿级”体量。四川郎酒是泸州产区一支主力军,其未来发展有可能超越泸州老窖,成为泸州产区主导性力量。
与其同时,四川郎酒改写了四川泸州产区核心版图,让四川泸州具备“双核”/“多品”/“酒庄”等多业态产区新格局。
第三,全产业链川酒集团。年,国营资本创建了“四川省酿酒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“川酒集团”)”,其目标是整合省内中小白酒企业,打造集酿造、品牌孵化、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酒业集团,构建川酒另外一极。年,川酒集团总部基地落户四川泸州,给泸州产区增加了强劲的发展动力。
年度,川酒集团白酒业务实现营收73亿元,年度,川酒集团白酒类业务有望冲刺“百亿级”。通过对上下游白酒资源战略整合,川酒集团已经具备快速/高质量发展能力,也意味着四川泸州产区拥有战略第三极。
四川泸州产区在白酒金三角/川酒产区都有自己独特特点。
首先,双名酒。四川泸州是中国白酒产区唯三“双名酒产区”,另外两个分别是贵州遵义产区茅台酒/董酒;江苏宿迁产区洋河大曲/双沟大曲。与另外两个产区不同,四川泸州产区双名酒均发展势头强劲,并且以不同香型成就不同精彩,创造了“双星璀璨”格局,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。四川泸州产区双名酒战略极大地拓展了“产区发展”空间。
其次,双产区。双名酒战略催生了四川泸州产区“双核心产区”新格局。目前,四川泸州产区拥有“浓香型/兼香型”市区产区与“酱香型”古蔺县产区,双产区也使得四川泸州产区成为与贵州遵义产区并驾齐驱“多点扩张”/“多核心爆发”复合型超级产区。
第三,多香型。四川泸州产区也是中国白酒产区中唯一“多香型”产区,浓香正宗/浓香鼻祖泸州老窖,兼香型产区四川郎酒郎牌特曲,酱香型产区四川郎酒青花郎/红花郎等,这种一个产区/多种香型在全国白酒产区中具有高度唯一性,也使得四川泸州产区具有巨大想象空间。
第四,产业链。四川泸州产区拥有良好的产业链能力,白酒对经济社会贡献巨大,正因为如此,四川泸州规划了诸如叙永县包材/物流配套区,泸县的坛装包装区等,通过配套产业,打造产区内“全产业链”。
从目前公开数据来看,年1-10月,泸州市白酒产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,同比增长7%,已经超过了年泸州产区全年白酒营收规模。1月22日,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已集聚白酒及上下游关联企业家,年,酒业园区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亿元,同比增长6.1%。截至年12月20日,泸州累计签约酒类项目7个,总投资亿元。
1月29日,泸州市酒业系统工作会议在市酒业发展局召开。会议指出,全市酒业系统要坚持推进三个核心产区(即:泸州市区/古蔺县茅溪镇/古蔺县二郎镇)建设,全力建设产业链条完整、产品品质卓越、产区品牌响亮、标准体系权威的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