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马

首页 » 常识 » 灌水 » ldquo望闻问切rdquo
TUhjnbcbe - 2020/6/4 19:27:00

中远海运两万吨级干线船舶“华贸”轮在浙江舟山群岛避风时,因受到超强台风“利马奇”的袭击,导致舱内集装箱出现塌陷和变形,在靠泊高栏国码前就收到了中远海运请求抢险的信息。

8月15日14时40分,“华贸”安全靠泊高栏国码5号泊位,操作部组织人员第一时间登船查看受损情况。

“望闻问切”找根源

“中医治病往往通过‘望闻问切’,查看病象、发现病灶,本次抢险工作也类似,要找准根源、精准施策。”码头现场解决问题经验丰富的能手,也是率队登船的操作部助理经理廖盛波介绍道。

针对该船实际情况,抢险组使用“望闻问切”工作法,核实“华贸”轮集装箱塌陷和货物残损程度。“随着舱盖板的缓缓开启,发现舱内的情况一片狼藉,呛鼻的气味也随着冒出。船舱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塌陷现象,集装箱破损和变形,而且底部有大量的受损货物,且残损程度和数量还有待进一步确认。”

据船公司介绍,由于“华贸”不是传统标准集装箱船,而是由散货船改造而来,船舱内无集装箱导槽。当底层货柜受力过大时,角柱支撑不住,底层货柜便首先朝一端塌陷,然后整栋货柜便朝一个方向侧倾,又因船舱一边存在暗舱,导致侧倾栋的顶层集装箱吊点藏进了暗舱内,无法有效挂钩,增加了抢险难度,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。

“望闻问”揪问题

带着上述通过“望闻问”了解的问题,抢险组运用“切”字诀,主动寻找对策,寻求问题解决办法。

“年超强台风‘山竹’席卷珠海时,中远海运有一艘两万吨级的集装箱船舶“鸿翔达1”也曾发生类似的事件,舱内集装箱严重塌陷,且抢险作业难度较大。”有过上次抢险的作业经验,我们操作部迎难而上,没有半点退缩,根据舱内情况制定抢险作业方案,扎扎实实为客户排忧解难,助理经理廖盛波说道。

第一个问题,部分集装箱严重变形,吊点破损,找不到合适的吊点,作业危险性极高。

第二个问题,船舱内污水横流,发酵的粮食导致舱内空气污浊,工人难以下仓作业。

第三个问题,作业当天舱内温度高达40℃,作业空间有限,酷暑难耐。

“切”字诀的解决方法

第一步,船方必须清理排水口,排干舱内污水,对舱内进行充足通风换气,对舱内空气质量进行实时检测,确保舱内无有*气体且氧气含量充足,方可安排工人下仓作业。

第二步,把工班作业分为两组,轮流下舱进行挂钩、清理、换箱等作业,限定作业时间,防止人员缺氧、中暑。同时,安排做好后勤保障,让抢险工人轮流休息,并解渴降暑。

第三步,先使用钢丝绳、锁钩将暗舱的残损柜拖拽出来,并柜轻轻垂直拉起,再安排人员把钢丝绳从货柜底部的插孔穿过,采用钢丝绳兜底的方法进行吊装。将残损柜全部吊出之后,又安排工人将舱底的泄漏物全部清出,以免堵塞船舱排水口。

共34个残损变形货柜的顺利吊装,一连串的问题逐一得到解决,既把残损柜吊出船舱,又充分保证吊装安全,真正发挥“切”字诀的功力。

抢险工作持续近28小时,抢险人员经历了白天舱底高达40℃高温和夜晚暴雨侵袭的考验,工作服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,顺利完成了此次抢险任务。

“一切为了客户,为了客户的一切”是我们的核心理念,为客户排忧解难,为客户创造价值,是我们工作的目标,面对这次抢险,高栏国码人敢担当、有作为,用我们热心的服务使港口更有温度。

来源:操作部

撰文:廖盛波邓通

1
查看完整版本: ldquo望闻问切rdquo